微信號:131-0111-1132掃描上方二維碼
蠼螋(拼音:qúsǒu,音:渠叟)屬昆蟲類的有翅亞綱革翅目。蠼螋俗稱“耳夾子蟲”,因為它們的雌蟲在產(chǎn)卵后會像鳥類一樣伏在蟲卵上等待孵化。
蠼螋,為不完全變態(tài)類的昆蟲,英文名earwigs,因此有人深信它們會爬入人耳中,但事實上不常發(fā)生。體長約小于一厘米到五厘米不等,腹部伸縮自如,末端有由尾毛特化成的尾鉗,雌蟲尾鉗平直,雄蟲彎曲,生長在土壤中,落葉堆或巖石下,食性雜食。
此類昆蟲具有高度母愛,雌蟲會不時將卵表面清理干凈,避免卵受真菌危害,甚至照顧幼蟲至離巢蠼螋與人類關系不很密切,少數(shù)種類危害花卉、貯糧、貯藏果品、家蠶及新鮮昆蟲標本,有的種類是蝙蝠和鼠的體外寄生者。革翅目一般喜夜間活動,白天常隱藏在土壤、石塊、枯枝、垃圾下。蠼螋腹部第3、4節(jié)的腺褶能分泌特殊的臭氣驅敵。尾鋏是防御的有力武器,受驚嚇時,常反舉腹部,張開雙鋏,以示威嚇狀,而遇勁敵則往往裝死不動。雌蟲有護卵育幼的特殊習性。雌蠼螋會護卵如母雞,有時還會捕捉小蟲餵食若蟲,直到若蟲成長后才離開,在昆蟲世界里算得是是愛心媽媽!蠼螋多為雜食或肉食種類,多半生浩在樹皮縫隙,枯朽腐木中或落葉堆下,性喜潮濕陰暗,許多種類習慣夜行,并有趨光飛行的習慣。
[識別要點] 蠼螋屬于革翅目的昆蟲,體長4-35毫米。體狹長,略扁平。頭扁寬,觸角絲狀,無單眼,口器咀嚼式。前胸背板發(fā)達,方形或長方形。體表革質(zhì),有光澤。有翅或無翅。有翅則前翅特化為極小的革翅;后翅大,膜質(zhì),扇形或略呈圓形,休息時縱橫折疊在前翅下,但常露出前翅外。尾須呈鋏狀。無產(chǎn)卵器。(仿于延芬圖)
[種類與分布] 世界已知近2000種,盛產(chǎn)于熱帶和亞熱帶,由溫帶向寒帶種類數(shù)遞減,但在喜馬拉雅地區(qū)海拔5000米的高山上也存在它們的蹤跡。我國目前已記載211種。革翅目成員,全世界共有10科,1000多種,臺灣目前已知有42種,常見種類體長約10至25公厘,但無國人從事相關分類研究。
本目的特征可以總結為:前翅短截革翅目,后翅如扇脈似骨;尾須堅硬呈鋏狀,蠼螋護卵似雞孵。
在野外較潮濕的草地、葉面很容易觀察到蠼螋,初次認識這種有鐮刀狀尾夾的小蟲都會嚇一跳,深怕不小心被夾到,或擔心有毒。其實它們是很可愛的小昆蟲,遇到騷擾不僅不會主動攻擊對方,還會裝死然后逃命!當然這個尾鋏也是它們防衛(wèi)的武器,受驚時偶會上舉雙鋏示威,另外蠼螋腹部第3、4節(jié)的腺褶能分泌特殊的臭氣驅敵。
盡量保持房屋的干燥,尤其是衛(wèi)生間要保持干凈就可以了,可以買瓶氣霧殺蟲劑,見到的時候噴殺就行了!
不過建議你做好室內(nèi)衛(wèi)生,只要室內(nèi)衛(wèi)生保持的好,這種蟲子是不會在你家里安家的. 蠼螋的防治方法:
1、盡量保持房屋干燥,尤其是衛(wèi)生間、廚房要干凈衛(wèi)生,不存垃圾。
2、見到蠼螋時,用殺蟲氣霧劑噴殺或踩死。
3、對所有的地漏噴殺蟲氣霧劑或殺滅蟑螂藥劑。
4、對拖布、笤帚、垃圾桶、簸箕等衛(wèi)生器物用開水澆燙。再者,先用滾水澆灌蠼螋的藏身之處——瓷磚縫隙和墻角,然后用白泥灰封堵住。
5、花盆倒盆換土時先消毒,再用開水澆燙殺滅土中的各期蟲體,*后植入花木;不能換土的花盆,用熏蒸法,先用棍兒插孔后灌較安全的菊酯類農(nóng)藥,再用土封口。 我家使用綜合防治法后,已經(jīng)不見蠼螋活動了。
另外,蠼螋還危害食用菌、蘋果、花卉、貯糧、貯藏果品、棕類、海棗、家蠶及新鮮昆蟲標本等,本文則不一一論述。